close

原發表是在weebly,我直接整篇原地復活。

 

以下正篇

 

 

雖然之前才放話不再使用吞掉我兩篇文章的Weebly,但是因為今天的一個半小時實在太過特別,於是又開了Weebly,放生我心中的文青小野獸。

你有聽過嗎?一場音樂會,前半場沒有人拍手的音樂會。

 

 

雖然在音樂會剛結束一結束我就開始書寫這篇短記,但我並非什麼可以過耳不忘的天才;即便我翻閱了細膩美麗的樂譜,可惜我過目不忘的才能僅限在小說領域,光光要能記得配製就費了我不少力氣。


本文可能多有疏漏或錯誤,但是我將竭盡全力去描述所感受到的情緒。

 
若從結論開始下筆,這是一場美麗到讓人屏息的音樂會。

正如我開頭所寫到的,它很美麗,美麗到沒有人拍手去打斷那些曲與曲之間的空隙。也許作曲者會為此而感到有點寂寞,但是對於身處觀眾席的我而言,音樂成功地飄盪在整個空間,一直到下一曲的第一個聲音響起,前一曲才是真正的功成身退。

在那些空隙之間,在一段段暫時寂靜無聲──僅有場務人員行走、搬動器材所產生的聲音──的空隙之間,我認識到了「屏息」。

作曲家是我們系上創作組的學姐:Mandark,梁丹郡學姐。

 

首先出場的是大編制曲:清醒夢。

習慣了太多直接發表然後一曲曲連續播放,彷彿現實版Youtube清單的音樂會,此曲的開場是映在投影幕上的影像,現場音響傳出的是曲目介紹,或許因為旁白女聲說的是日文,那些本該繁複地介詞形容詞名詞在前動詞在後好像永遠講不到重點的日文句子,竟在接下來每曲開場的瞬間,帶來了語言與韻律的美感。

我一直都知道日文的美麗,卻不知道本應該在原地踏步的語調,竟然也可以作為引入音樂的媒介。

就像構成大海的無數細小支流一樣。

清醒夢是整場的序曲,它不纖細也不磅礡。




堅定、迷幻。

這是我的印象。




其實我並不知道曲子中間流動的、彷彿電子一樣的聲音是什麼,我對電子音樂的造詣極淺,更遑論我坐在幾乎被徹底檔住視線的後排。

那個聲音就像腦中的神經,拉著我進入整場音樂所構成的夢境之中。

 

曲目二、空室心裡。

我不知道是109本身具有的音響效果,還是電子後製所加上的混響而讓那台鋼琴發出那種聲音,無所謂,不論哪一種都無損其美麗。

曲目介紹開場就是連續的吵雜,搭上日文男聲喃喃抱怨的「好吵」,其實也是一種耳朵靈敏之人才會懂的幽默和無奈。

雖然鋼琴聲一出來我就知道我的資質魯鈍而不足以理解這首接近現代樂的曲式,現在要下筆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而我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它,但我總覺得能在其中聽見德布西的月光。

恩,很跳痛我知道。




接下來的曲目三則是沒有現場演奏的《They》,主題是網路。

令人驚訝,真的是令人驚訝。

不只是曲子本身,讓我驚嘆的是那個主唱聲音。

彷彿童聲般純淨,卻又帶有世故的沙啞。

整首曲子,那個歌聲用一根針將聽者懸掛在懸崖之外,腳下是深淵,卻會讓人掙扎著想要往上望,看向那無際的藍天。




於是我覺得我能飛,所以就讓音樂帶著我離開,帶著我的靈魂離開自己然後進入下一首《Take you to Europe》。

非常歐洲風情的一首可愛小品。

一直以來,我對手風琴的印象都停在《流浪到淡水》,或者是皮耶左拉那些熱情洋溢卻帶有殺氣的探戈舞曲中,常常忘記,其實手風琴也是一個風情萬種的樂器。

今天的手風琴風騷了一整場音樂會,從這首《Take you to Europe》然後結束在最後一首曲子,從現實的會場鑽進屏幕再堂而皇之甩著大波浪裙踏上舞台最後跳了一首土風舞結束整場。




我沒去過歐洲,我也不敢說這首曲子帶我去了一趟歐洲,但是它讓我對歐洲悠然神往了一首歌的時間。接著就突然被從千里外的歐洲給跩著拖到了Mandark的房間:《19.83471平方公尺》。

非常可惜的是,當我走筆至此,我已經忘了這首曲子的怎麼樣的型態了。

配器和樂句什麼的無一記得,只記得自己好像真的走了一趟那個六坪的小空間。

幹得好,給學姐(正向的)也給我自己(負面的)。

 

曲目六、《切開的番茄,是我的心臟》

是否電子樂或後搖都習慣搭配一個有趣又或者充滿新意的曲名呢?

但是我的確在這首曲子中感受到了切開番茄的樂趣,搭著投影幕上反覆播放的切番茄畫面,我倒覺得曲子本身想表達什麼或許並不那麼重要,重要地是聽者有沒有從中找到自己的感覺。

如果可以,真想多聽幾次啊。

 

曲目七、《生物的舞蹈》

也許是因為配器很特別,所以我特別記得了這首的配置是鋼琴、手風琴和豎笛。
經更正其實是鋼琴手風琴和大提琴,欸奇怪那有豎笛的是哪首(失智

提到舞蹈當然就是三拍子,但是這首又沒有說非常古典派舞曲地感覺,可是聽著手風琴還有豎笛的旋律交纏繚繞,我反而有種看見他們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錯覺。

 

這首結束後是中場休息,Mandark親自出來向大家呼籲不要這麼嚴肅。

也許是因為那個語氣有點可憐兮兮,剛好又打破了整場的屏息,所以我終於放鬆下來,然後才發現前面半場原來我一直沒有好好呼吸,終於回到現實了的感覺。

學姐真的好可愛~(教你如何一秒放鬆變迷妹
 
下半場開場,曲目八、《3125612

是首不簡單的爵士曲,單純的影像作品沒有現場演出,曲目名稱由來是旋律的簡譜,非常有趣。

可惜因為在場人太多座位又太擠,沒辦法在坐位上起乩,好希望可以有錄音版本讓我自己在家帶上耳機搖頭晃腦加抖腳而不被人白眼。

 

曲目九、《小世界》

幹得好啊,這首連感覺都想不起來了。

Annie的記憶力一如往常衰退中。

好像是探戈曲風……?(失智

 

曲目十、《漂流魚》

我很喜歡整場音樂會中音樂搭配音效的聲音,尤其是這首的曲子有用到的水聲。可以聽見水泡一樣的聲音,但是我好像知道那是哪個音效庫出來的聲音(也許只是聲音像吧)。

這是首因為拉威爾而寫出的曲子,是首寂靜而纖細的曲子,為後面兩首狂風一樣的曲子墊個胃。

 

曲目十一、《無意識存在》

爵士、五拍子、鋼琴鼓貝斯手風琴。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學不會如何描寫爵士樂,進入文字的情緒和進入爵士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若不是真的聽見、跟著節奏放縱自己的身體擺動,文字描寫得再多也不過是整行整頁的廢話。

但是我要來充滿贅詞一次,因為這是我整場音樂會中第二喜歡的曲子。

前面說了手風琴,在《Take you to Europe》中是風情萬種,在這首則是內斂的美人。兩者同樣美麗,我喜歡這首是因為,五拍子。

說也奇怪,上大學以後,我對那些不同以往的拍子開始產生奇怪的迷戀,從五拍子到七拍子再到二分之一拍、從正拍到反拍、從數得出來到數不出來……

我本質是個討厭數字的人,唯一能讓我不那麼討厭的數字就只能出現在樂譜上。

 

雖然說了手風琴在《無意識存在》中是個內斂的美人,但是不代表這是保守的曲子──在我耳中的形象,它可是抓著大波浪裙襬舞動著的小淘氣欸。

內斂的美麗在於其中最閃耀的那一瞬間。

這首曲子在後面集體瘋狂了一次,學長的滑音狠狠帥氣了一把,在回到A段前那段堆疊式地全體狂飆──




聽爵士最舒服的就是這個瞬間。

 

爽。

 

曲目十二、終曲、《綠色の海》   我並不知道Mandark在寫這首曲子時想的是哪一片稻田,但我知道,在那片稻田出現、搖動著的時候,我想到了宜蘭。 非常美麗、讓人屏息的一首曲子。

我感受到了鄉愁,前文提過手風琴提著大波浪裙跳舞,而這首它也跳了一段,只不過不是弗朗明哥也不是探戈,而是土風舞。

那是因為,在我的高中母校,我們學校共同傳承的一首首的土風舞,沒有學會跳土風舞就別說是我們學校的人。

雖然我並不喜歡高中母校,但是早已經學會土風舞的我的身體,大概這輩子都不會忘了和同學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圈,在操場草地上跳舞的那些時間。

小時候要離開宜蘭,總是想著終點,對於暫時離開生長地並沒有太多的恐懼;直到長大後、上大學以後(我就連去美國時都沒有認知到這點過),每次離開宜蘭時,我總是無法將目光從整片的稻田還有龜山島身上移開。

依依不捨地,直到被吞入了盲腸一樣的隧道後才會嘲笑自己的多愁善感。

這首曲子,讓我看見了那片稻田、那片綠色之海,還有漂浮在綠色海洋之外的藍色太平洋上的那隻烏龜先生。

曲子結束後,我含著眼淚鼓掌。

謝謝Mandark,用一首曲子帶我回了一趟宜蘭。

 




整場音樂會結束後還有人很可愛的喊安可,可惜真的沒有後續了XDD

該怎麼說呢,這是場非常小而且非常精緻的音樂會,也許是我有生以來看過最好的音樂會之一。

寫這篇心得不只是因為太感動了想要記錄,同時更是想要讓那些沒有來觀賞的同學們狠狠羨慕一把啦!

這麼好看的音樂會可能就只有這麼一場,還有非常棒的音響、聲音設計(心跳聲是哪首曲子我真的忘了嗚嗚嗚我的記憶力)、燈光,更不要說還有外面超好吃的點心,可惡沒有來的大家真是奢侈啊!!

偷偷說其實這篇是祭品,希望這場音樂會能夠發行音樂CD啊,每首曲子都很美,如果還能有豪華版附上曲子簡介和樂譜就更好了(夢話請到被窩裡去說

好希望能夠再看一次啊,能夠加開第二場嗎(走開

 

恭喜學姐完成畢業音樂會了~

5/30/2015 增筆

經過一天後我冷靜下來了,好好回顧了自己這篇樂評後覺得有點羞恥XD
文青病末期欸,昨天的那個我住手好嗎(笑

學姐很慷慨地上傳了無意識存在的影片,所以我很無恥地拿來宣傳。
因為我發現我昨天漏講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學姐不只是個很棒的作曲家,也是位超級棒的手風琴演奏家!!
沒錯,這場音樂會中,所有跟手風琴有關的曲子都是由Mandark親自上場演奏,在我補上的這個影片裡的手風琴手就是那位創造了這場音樂會的女神。

請欣賞這首無意識存在,放鬆身體讓自己隨著音樂搖擺,也許你會懂為什麼我無法用言語形容爵士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創作 音樂會
    全站熱搜

    安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